富平柿饼的前世今生

2025-06-12  


关于我们富平柿饼流传着很多传说,小时候长听大人们说起。

相传,当年朱元璋为生活所迫,靠乞讨度日,流落到富平北部金瓮山下,因 食当地鲜美的大柿子才得以活命。朱元璋当皇帝后,便下令将那棵有救命之恩的大柿子树封为“凌霜侯”,并建庙永为纪念。

此处,不得不提位于富平县曹村镇马家坡的“柿寿星”。

富平柿子种植悠久,汉初就有栽植习惯,在明朝时,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富平柿子也称:"尖柿"。

关于尖柿子的由来也有一个传说。

在很久以前,怀阳(富平)县境北有座二虎山,山沟里居住了几户贫穷的山民,依靠着放牧、开垦、采药和野果度生。有户姓翦的山民,老夫妇生育了四个儿子,因家境贫困、生活无度,前三个儿子相继死亡,唯留下第四个儿子,起名“四子”。四子生得黑虎虎的,聪明勤劳,心地善良,山民们都很爱他,说他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一日,山外来了个老人带着个花朵般的丫头,说什么都不要愿意将自己的小女嫁给忠厚的四子。不几日,四子和这个姑娘结婚了,前来庆贺的人们都说四子真有福气,娶了个“天仙女”。冬去春来,四子媳妇从山外娘家回来,带回了果枝条,四子将枝条插到黑枣树上,用绳缚起来。第二年,开花结果了,秋末果子熟了,四子请大家来品尝,大家吃罢都称赞果子甜美,但叫什么名,谁也说不上来,有个老人说:“这果子是四子搞出来的就叫它‘四子’吧!”后来,山民们怀念四子的功劳,因他姓翦就叫了个“翦四子”,时间长了,字叫转音,传出去叫成了“尖柿子”,而富平也就成了远近有名的柿子之乡。


关于以上传说我们不能够证实,但史书记载,明朝时期,富平柿饼已经作为贡品上贡于宫廷。

据志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太师太保孙丕扬曾将柿饼及琼锅糖作为贡品进献过神宗皇帝朱翊钧。


我们当地人最早关于柿饼的记忆应该是庄里镇的"合儿饼"。这是传统柿饼的外形。



(2) 今生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富平柿饼已经被全国人民说知晓。现在我们市场上所见到的富平柿饼叫做:吊柿饼。

吊柿饼

为什么称为吊柿饼?

富平柿饼的原材料就是“尖柿子”,这种通过削皮,晾晒而成最终也就是这种,低下尖,上面宽的形状。由于传统合儿饼在此工序上还要进行压缩,存储,极大的延长了柿饼的上市周期。于是,这种自然形成的形状:条状型。也称为“吊柿饼”。


现如今,随着政府的大力扶持,柿饼的销路有了极大的保证,富平柿饼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多,产量也在增加。传统的农户手工作坊,已经逐渐被柿饼加工合作社取代,进一步确保柿饼在加工,存储过程中的卫生,工艺问题。

但在我们当地依然能看到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富平柿饼。

奶奶做的柿饼